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风格,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汉族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制作的硬木家具。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装饰精微,雕饰精美,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是时间概念。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明式家具”有着特定含意和一定历史内涵。在时间上,它专指数百年前那个时代里制作的家具;在空间上,它指流行于明代,清初封建帝国遍及城乡的家具。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因素,赋与了任何一件流传至今的明代家具具有一种文物价值而被人们重视和收藏。
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汉族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
可用“古、雅、精、丽”四字来形容明式古典红木家具,体现了简练质朴的艺术风格,饱含了精湛绝伦的工匠技艺,浸润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